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 富阳推出“新诊疗模式”

   2013-12-20 1600
核心提示:先看病后付费、按时段预约诊疗、医院社区双向转诊 【原声】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,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。充分利用信
       先看病后付费、按时段预约诊疗、医院社区双向转诊
       【原声】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,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。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,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。加强区域公共卫生服务资源整合。
       【解读】“这次改革特别关注加强基层医疗力量,切中了医疗资源‘头重脚轻’的结构弊病。”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曾益新说,“契约制度一旦建立,医生便要负责相关家庭的病史、健康教育、慢性病预防、大病早期发现等事务。像家庭医生一样的保健、诊疗在未来是可期的。”
       有关基层医疗机构改革的实践,富阳总是走在浙江省前列。2012年,作为全省首批29个试点之一,率先推行药品“零差率”销售,破除“以药养医”机制。今年,富阳着力推行“先看病后付费、按时段预约诊疗、医院社区双向转诊”的新诊疗模式,努力完善“小病慢病在社区,大病急病上医院,康复管理回社区”的就医新秩序。
       双向转诊,病人不再“病急乱投医”
      “转诊制度其实一直以来都有,但过去的模式比较单一,病人出了医院的门,转到上级医院还是需要重新去排队挂号,有的甚至连挂哪个科、找哪个专家都搞不清楚。”新登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章亮说,现在利用“双向转诊”的信息化手段,首诊医生在诊室里就可以帮病人直接把上级医院的专家号预约好,这让转诊病人少了很多盲目性。
       家住新登镇东安社区的钟老师,今年70岁,退休后体检出有糖尿病、高血压,已经有近20年了。每个月,她都要到社区卫生服务站参加糖尿病俱乐部。今年4月,新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王小强医生发现她的血糖控制不好,就通过“双向转诊”平台,帮她挂好市二医院内分泌科的专家号。“只要按预约时间直接到医院看病,不用排队,很方便。”钟老师说,信息化的预约手段,让她享受了过去意想不到的便捷。
       万市镇社卫中心的翁增强,在基层当了20多年社区医生。他说,借助信息化手段,“双向转诊”真的让病人得到了实惠。49岁的项老师牙不好,以前去一趟富阳市中医医院,总是要花掉两天时间。“口腔科和别的科室不一样,一个病人经常要看半个多小时,病人补一次牙,至少要跑两个来回。”如今,翁医生帮他提前在平台上预约,当天就能够看完病回家。
       康复回社区,鼓励医疗资源合理分配
       今年71岁的江老伯,是万市镇粮站的退休职工,有10多年的冠心病、肺气肿,去年还刚刚在杭州放了心脏支架。前几天,江老伯觉得胸闷难当,就一个人乘车到市第二人民医院检查。门诊医生建议他住院,但市二院病房床位确实紧张,一直排不进去,而且新登到万市有半个多小时车程,让老伴每天来回照顾也不是个事儿。
    通过“数字卫生”平台,医生帮江老伯在万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约好了床位,开好了处方,填好双向转诊单,建议老伯回万市修养,还通过电话,向社区责任医生介绍了大伯的病情,提出了诊疗建议。当天,江大伯就住进了万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。 万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沈海波介绍说,中心每年接待400多个住院病人,其中80%以上,都是上级医院下转的病人。“由于万市镇地理位置的特殊性,本地人在上级医院接受治疗,只要进入康复阶段,都喜欢转回来住院,既方便照顾,也缓解了市级医院的压力。”
        “传统的转诊,病人一转出,首诊医生就帮不上忙了。”翁增强说,现在不同,社区医生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,不仅会帮病人和上级专家联系,康复之后,病人还会转回社区进行健康管理,定期随访,相当于“家庭健康管理师”,从“分段关注”变成了“全程关注”。
      慢病管理“双下沉”,促进资源纵向流动
      今年,富阳还推行了“慢病防治首席管理医生制”,从2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选拔产生54名“慢病首席管理医生”,定期到协作医院实习、参与慢性病区查房,落实好辖区慢性病人的双向转诊,负责慢性病联合诊疗中心的日常管理和社区责任医生的培训指导。
      11月15日,新登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“慢病联合诊疗中心”正式投用,邀请了慢病首席管理医生导师、市二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费关良到社区坐诊,当天共接诊28名各类慢性病患者,其中高血压患者8名,糖尿病患者20名,调整用药患者5名。像费医师这样的导师全市共有15名,他们都是从市人民医院、市二院、市中医医院3家医师挑选出来的,是心血管内科、内分泌科方面的专家。15名专家将根据需要定期到社区开展坐诊指导。
       “以前进修的模式,无非就是到上级医院去学习,现在我们把慢性病人的病程管理起来,每个月对慢病管理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,邀请专家上门指点。”王小强说,慢病联合诊疗模式,不仅让病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家服务,也让他们这些基层医生,在慢病管理的实践中找到了“良师”,通过“师带徒”的模式,责任医师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。
       除了“首席医生制”,今年,市卫生局还从市人民医院、市二院、市中医医院推荐选拔25名“新诊疗模式和慢性病管理工作指导员”,分别到全市25个乡镇(街道)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进行任期不少于6个月的农村指导,37岁的陈国锋就是其中一员。
       陈国锋是市二院放射科的主管技师,下派到万市镇社卫中心后,他说,自己要扮演好“宣传员”、“调查员”、“联络员”、“辅导员”四个角色。即宣传好“新诊疗模式”,方便群众看病就医;调查好群众反映“新诊疗模式”中存在的问题,及时反馈;做好医院、社区、患者之间沟通联络的桥梁,并且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,对社区影像工作的规范性进行指导,同时利用好市二院的资源,组织社区医生进行培训,做好慢病管理的质量控制。
 
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
 
更多>同类资讯
  • leafer
    加关注0
  • 没有留下签名~~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  |  鲁ICP备2023022325号